Type a keyword and hit enter to start searching. Press Esc to cancel.

這裏有我們(綠腳丫)的一些分享......

明周:不上飛機先嗅土地,暑期留港遊學團

545262_438619099582256_1261409037_n

579094_438619096248923_1082369326_n

明周2341期:暑假留港遊學團

引言:
剛結束漫長暑假的幼稚園高班課室裏,5歲多的學生們搶著分享暑假到了哪個地方旅行。有家長花兩萬多元安排子女到英國貴族小學遊學,也有家長選擇讓孩子留港遊學,認識香港。

水田插秧,在農場為螢火蟲設計理想居所,走進濕地觀察全世界最小的蜻蜓……這些是我們3個受訪家庭在暑假參加的認識香港活動。「或者,你會認為沒出過國很落伍,這不是金錢的問題,而是我希望孩子可以先從生活的地方開始熟悉,可以從自己熟識的地方發掘驚喜與美,愛上它。」

題:在塱原自己種一碗米飯

「他是一個守規矩,樂天及開朗的男孩,但有點膽小、內向和慢熱。」爸爸Benny是這樣描述五歲兒子卓然的。但是當你見到卓然二話不說地跳入水田裏,然後在泥漿上翻滾,似乎跟爸爸的描述大有出入。卓然在上水塱原參加了「第一屆塱原水田奧運會」,大人小孩在水田裏進行各種競技如射泥巴、拔河等。活動一開始,小朋友們已急不及待跳入泥漿裏,瞬間全變成了泥人,大家都樂在其中。

卓然參加「禾花雀農社」計劃成為了「小見習農夫」,一年內在農夫的帶領下,種植了兩造的稻米。過去半年,小小年紀的他已幫忙插秧、捉蟲、施肥、收割曬穀、碾米等。暑假更是全年最忙的月份,烈日當兇,在田裏站了一會兒,已經大汗淋漓,高溫沒有嚇倒他,他仍是專心地跟著爸爸收割稻米。過程中,有一些稻米掉在泥田上,旁邊的叔叔和他討論「粒粒皆辛苦」後,他更會主動和同學用小手指把它們一粒粒拾回來。

「水田奧運會」就是為了鳴謝各位「小見習農夫」幫忙完成暑假的農務,而專程為他們度身訂造的「獎賞」。參加「禾花雀農社」的家庭共有十五個,原來已佔了會員總人數逾一半。長春社保育經理戚曉麗分享說:「塱原有土地、有農夫、有農作物,更能代表人與自然融和的理想。小朋友來到塱原都很快樂,他們在田間跑跳,發掘自然。從小接觸,是最好的環境教育,因你習慣她的存在,未來更懂得愛護它。」

從怕髒到泥田翻滾

暑假參與頭造米的收成,卓然完整地體驗一造米的種植過程,爸爸也見証卓然的成長,「第一次落田時,因怕髒,怕昆蟲,加上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,一直喊著要走。因為有兩位要好的同班同學一起參加農社,大家互相影響,到了第三次下田,他已能跟著同學收割稻米,現在非常投入農夫的工作。」朋輩影響力何其重要,但是只能在本地的體驗活動才有這麼多的同學一起參,與互相扶持。

Box 1 :帶孩子參加農夫體驗的心得

Benny:「開始別期望小孩可以很快投入農務,畢竟城市長大的小孩生活環境太舒適,烈日當空日曬雨淋的工作,會覺得辛苦。唯有多講解、多鼓勵、多讚賞,當見自己的汗水換來收成,孩子自然能找到當中的樂趣。」

Box 2小朋友參加農務活動的好處

長春社保育經理戚曉麗小姐:農務除了是一項舒展身體的運動,也讓小朋友對食物有深刻的認識。食物是要花許多心機種出來的,不是用錢變出來。農務也讓小朋友認識了農夫伯伯,農夫伯伯不再只是一個概念,是一個有血有肉的「真人」,每天辛勞為你的每一口飯勞力。孩子知道土地是生命之源,從前的人會敬拜土地給予糧食,今天的人只會嫌土地污髒,浪費食物。的確科技進步讓生活更輕鬆,但珍惜與尊重生命及地球資源是不應被遺忘的。

Box 3:我又去!

2014年1月長春社會舉辦塱原收成節,是一個老幼皆宜的農地活動日,慶祝收成之餘有許多不同的生態、田園手工藝等活動。

詳情: www.facebook.com/LVecopaddy

題:鹿頸尋找全世界最小的蜻蜓

有一對愛大自然的爸媽,五歲的愷晴雖然住在港島,卻有好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。暑假的周未,爸媽都會帶著她在香港四周郊遊,「畢竟她仍小,應從自己生活的地方開始認識。花錢給她自己一個去參加遊學團,不如一家人郊遊,増加親子共同回憶。」媽媽Cecilia笑說。

這天,愷晴在兩位導賞員帶領下,山長水遠來到接近沙頭角的鹿頸尋找蜻蜓的影蹤。愷晴性格怕羞,但是細心專注,觀察力強,又喜歡戶外活動,平日會一家三口行山,但「她喜歡這種主題式觀察活動,有目標的郊遊,有導賞員的講解,內容豐富,印象更深刻。」

富安全感的環境有利學習好多小女孩會怕昆蟲,愷晴呢?「會有少少害怕,但只用眼晴觀察,不去觸摸,不會害怕,如果爬到身體上就會好怕。」小妮子悄悄告訴我。過去愷晴分別在香港及民丹島參加過螢火蟲觀察團,Cecilia說雖然在民丹島見到的螢火蟲較香港多,但是愷晴在香港的反應雀躍,只因在香港,有使用自己母語的導賞員講解,小朋友沒有聽理解外語的壓力,能認識更多,更有親切感。

這天,愷晴僅起步時,要爸媽陪伴著,隨著觀察到越來越多的蜻蜓,性格慢熱的她也很快投入其中,把旁邊的爸爸和媽媽也忘記了。自己跟隨導賞員邊走邊觀察,全程二個半小時,沒叫一句累。

和孩子一起從新認識香港

行程中,Cecilia見著愷晴這麼酷愛觀察蜻蜓,已開始計劃暑假後會繼續帶她參加一些自然觀察的活動,如大埔鳯園舉行的香港蝴蝶節活動,並把親親大自然變成親子常規活動,而非暑假特有。「小朋友愛陽光,享受大自然。不希望愷晴只愛在冷暖房內打遊戲機,室內欣賞藍天白雲,只愛逛商陽。」

在香港參加暑假戶外活動,不需高昂的團費,Cecilia和先生可以一起參與。事實,兩夫妻不但是陪伴者,自己也在體驗學習,「因為愷晴的原故,我們多了機會踏足一些新地方,更發現香港好美。Cecilia也希望愷晴可以像導賞員哥哥般喜歡自己生活的城巿,「這好重要,一個人喜歡自己生活的地方,自然活得開心,思想才會正面。」

Box 1 :帶孩子參加昆蟲觀察的心得

愷晴媽媽:「路線要考慮小朋友體力能否應付,如怕昆蟲的,事前做多些準備,找昆蟲的圖片給他們看,用故事引起興趣,有了心理準備才開始行程。可以定訂一個目標觀察主題,在自然觀察活動後,回到家,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伸延活動,如手工創作,繪本圖書閱讀,可以令小朋友印象更深刻。」

Box 2:我又去!

自然脈絡

自然脈絡不時舉行各種香港生態導賞、自然體驗活動,透過不同的情意自然活動,由淺入深,一步一步的帶領大家走進自然,體會自然。 詳情:http://www.nnw.hk

題:綠色親子讀書會

非常媽媽Linda育有五歲兒子鉞星和四歲女兒嘉嬣。「從來沒想過給兩個子女報遊學團,小朋友唔需要花巧的商業活動,我期待和他們的背囊之旅。」當朋友送子女到英國小學遊學,Linda就留港,帶著一對子女派飯給露宿者,探訪泰國婦女會,打理自己的農田……過了一個精彩知性的社區體驗學習的暑假,更和朋友一起籌辦「綠腳丫親子讀書會」。

在香港,社區兒童讀書會已鮮見,還要是強調綠色閱讀,到處去閱讀,這和平常在家進行的親子閱讀有何不同?「在家閱讀比較靜態,隨手拿起一本書,就可以讀。綠色讀書會強調走入社區,有一個鮮明的主題,一個配合配主題的場地,然後選擇主題圖書也好重要,因為它是小朋友和這個場地互動的橋樑,幫小朋友更容易認識場地的一些內涵。」

馬寶寶社區農場幫螢火蟲找家

好像去馬寶寶農場讀《歡迎螢火蟲來我家》,十個小朋友圍著故事爸媽,細聽小男孩渴望螢火蟲進入生活的心聲,然後進行討論:探討人追求更方便的居住環境,同時又失去了什麼?「不要看輕5歲多的小朋友,他們已可以頭頭是道地討論保育螢火蟲的方法。」小組討論後,小朋友們在農夫帶領下參觀農田,了解耕種的辛勞及急速的城市化對香港農業的影響。

通過繪本故事與實地考察的結合,小朋友對主題有一個較立體及全面的瞭解後,故事爸媽給每位小朋友派發幾片的金色的彩片,要小朋友想像為「螢火蟲」,然後要用手工的方法,為「螢火蟲」設計一個理想居所。有一位小朋友領了彩片後,要準備顏色筆做創作,要麻煩爸爸幫她代照顧「螢火蟲」,爸爸粗手粗腳地接過「螢火蟲」,小女孩立即提醒爸爸:「你要溫柔一些,不要弄傷了螢火蟲。」全場都給這兩父女逗笑了。

帶孩子參加農地生態導賞

也藉著讀書會活動,Linda和一對子女第一回踏足馬寶寶社區農場,旁邊舉辦著「假日生活墟」,有著手作,有機疏果,自製肥皂及食用醬料等貨物攤位,更有以物易物的小書攤,年青藝術家的人像寫生…「相對那些熬有介事的親子活動,這裡多了互動,多了溝通,人與人之間的尊重,充滿對文化,對生活,對藝術,對農作的熱誠與分享,這裡你看到的不只是普通的市集交易買賣,更是一種生活文化藝術的交流」。Linda更計劃9月尾再來生活墟,售賣綠繪本。

Box 1:帶孩子參加在地讀書會的心得

Linda:留意讀書會的主旨,内容和背後帶出的訊息。家長要先了解一下活動背景,可早點和小朋友分享訊息,讓他們早些了解,引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慾,讓他們多點空間去觀察。 預留多些時間去發挖新事物。另外, 地區都是比較偏遠,我會當是一日遊,帶備足夠的食水及日用品。

Box 2:我又去!

綠腳丫親子讀書會

故事爸爸媽媽將透過綠繪本,藉有生命的故事,帶孩子思考人與土地/自然的關係。家長帶帶孩子一起去玩故事。

詳情:http://www.hapischool.net/readingclub/readingclub

結語

你也想帶子女親親香港這一片土地?戚曉麗小姐提醒大家:親近大自然,不用過份緊張泥污,通常怕泥的不是小朋友,是家長。GET THEIR HANDS AND BOOTS DIRTY! 小朋友會很快樂。

城市的孩子離土地太遠,慢慢忘記了的四季變化,要親近土地應從腳下開始。這是3個受訪的家庭一約而同的信念,因此他們選擇暑假不外遊,不參加遊學團,而是親子一起在本地親親自然,親親土地,讓小孩子了解多一處腳下地方,思考多一個議題,認識多一位朋友,體驗多一種生活,喜歡多一點香港。知識的增長是其次,最寶貴的是幸福感的獲得。

Related Posts

跳至工具列